网海寻贝 (3) 25 老话老理
网海寻贝 (3) 25 老话老理



馬雪


 

 


		老话老理(一):“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亲”
		
多年来,维新已然成了社会的主旋律,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与传统文化的决裂,一听
见“老”、“旧”、“传统”这些词,气儿就不打一处来,就着急上火梗脖子,有
一种条件反射般的警惕。那些老辈儿留下的老话老理越老越可疑;那些千百年传下
来,众口一词、大家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也统统都要被拿出来重新审视一遍。
再后来习惯成了自然,只要有个“老”字,干脆也不问好歹懒得抬杠了,先灭了再
说。
等我们闹腾够了往回一看,静下心来细细琢磨,这才体会出那些经过了岁月沉淀,
曾经令我们的祖祖辈辈受益无穷的老话老理,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以及对道义的承
担和对苦难的体恤,处处渗透着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及对邪不压正的执
着。简明生动地告诫我们去自觉遵循那些为人处世方面的传统道德准则和伦理准则。

正是那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老理,构成了我们的深层记忆,成为流淌在我们血
液中的人生价值观。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直面自己的良心,挺直了腰板做人。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老话老理是怎么讲的。
(一)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亲
世上男女间的情感、婚姻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东西,近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婚姻
观有了很大转变,个性的强调与婚姻期望值的增高,使得一些夫妻间缺少理解与包
容,一旦出现问题就比较容易选择分居或离婚来消极应对。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不去评价那些有关婚姻的是是非非,实际上夫妻(或离
异夫妻)之间的是非对错,有时恐怕连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楚,局外人又怎能轻易
给人家下定义呢?
不过,很多婚姻都有过这种情况,那些经历过婚姻的人体会更深:夫妻间表面上的
争斗与喧闹只是外人看到的,只要他们曾经相爱过,无论离婚或分居与否都自有一
份彼此间的默契。时机一到,峰回路转,那未曾真正断裂的情感是很容易接上与缝
合的。
本来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不过如此,婚姻大抵如此。是问题就什么都是问题,
不是问题就什么都不是问题,看怎么说了。
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所以我们常说对一个人得盖棺才能
定论。同理,对一段婚姻,其实不看到最后也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分久必合,合
久必分,分分合合都是正常现象,而往往经历了分离之后的感情,反而进入到一种
崭新的境界,这是一种无法与外人道的情感体验,咂摸起来有意思得很呢!
说到底是分是合,过不过下去,还得人家当事人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亲”这句老话流传下来。尽管隔着岁
月的烟云,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句话所包含的对于人性的悲悯与宽容。
有关婚姻的老话还有:“撮合一对夫妻,胜造七级浮屠。” “一次破亲三世报”都
在告诫人们尊重别人已有的情感与婚姻,劝合不劝散。
你看古人对婚姻敬畏到了这样的程度:把破亲看得比拆庙恶劣千倍,把撮合看得比
造浮屠更胜一筹。按说这也是善良人理应具备的道德良知。然而人心不古,如今在
各种场合中,我常常听到劝散的声音甚至比劝和的声音还要大。
真不知道现代人到底是怎么了?看到人家有矛盾,为什么不尽量去撮合、开解和鼓
励呢?要知道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当夫妻双方都是你多
年好友的时候,看在友情的份上就更应该劝和不劝散了。对不对?
反之,唯恐天下不乱,一看到人家有问题,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奋不顾身冲将
进去,假眉三道主持公正。便宜话顺嘴出溜儿:什么她都怎样怎样了,你还守着她
干啥!什么“还不早点儿离了算了!这种男人不要也罢!”这是朋友应该做的事儿
吗?
婚姻是人家的,日子也是人家在过,鼓动人家分手本来就已经错得很离谱了,还有
人变本加厉,趁着人家暂时的分居,居然还兴致勃勃给一方介绍起对象来了,这让
人说什么好呢?这样乘虚而入,破起亲来不眨眼,做人还就没有底线了吧?何况你
做的事,另一方迟早也会知道,有过婚姻关系的两个人有可能依然是亲人的关系,
就算分得再远通常也还是会相互通气彼此关照的。到时候你怎样面对双方呢?
一个人要是没有是非概念,没老话老理管着,不信神鬼,不怕报应,油盐不进的话,
就真的是“朽木不可雕”了。
所以我说拆庙、破亲都是不光彩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去做吧。


        老话老理(二)门当户对

所谓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在相近的家庭背景下结合的婚姻,比较容易持久、美满、
幸福。这不难理解:万物类聚,同类相吸。近似背景下走出来的人,在思想上及知
识层面上共处同一高度,人生观、价值观也容易得到彼此的认同。他们对事物的看
法相近,彼此欣赏,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生活中自然相处融洽。

简单说就是:门当户对,过日子不累。

那么怎样才算是门当户对呢?一提到门当户对,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双方经济条件的
相近,这实在不够全面,其实真正的门当户对应该是双方家庭文化背景的相近,这
是最重要的。两个人如果文化背景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截然不同,对人和事
物的看法就难以达成一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传统、习惯与原则,世代流传下来并渗透到了每个家庭成员的
举手投足、语气语调中,表现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所有这些点点滴滴、
细水流长的一切,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不大可能因另一位加入这个家庭的人──那
怕是最亲爱的人,而有所改变。如果这个家庭的一切与对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的话,
就极易引起一系列的矛盾与争执,影响家庭和睦更影响大家的心情。长此以往,
“细节打败爱情”,再好的感情也会被琐事冲淡。

所以人们说的门当户对首先是指两个家庭背景的近似程度。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
个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追求文化、知识;另一个人是暴发户,只追求财富,这两个
人就不算是门当户对。

我们知道追求知识和追求财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有很多积极的影响,而
后者存在着很大的负面作用。在知识和品格的世界里,一个人的成功同时也是对社
会的贡献;而以金钱为标准的世界里,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以许多人的失败为代价
的。

我不想抬杠,在这里声明一下我决没有贬低暴发户、商人的意思,社会分工不同嘛。
听说很多商人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而且干啥吆喝啥,商人本来就应该以追求
利润为目的,这是人家的本分和职责所在,咱怎么也不能要求他们都变成慈善家不
是?

可话说回来人对钱看得太重,精神空间就往往比较狭小,活着活着,一不留神,就
把自己变成了反锁在金库里的土财主,除了钱什么都没了。

所以自古以来“嫁作商人妇”一向被看作是很悲惨的事。为什么呢?“商人重利轻
离别”,“商女不知亡国恨”。当然在如今金钱的社会,这都成了旧行市、过时话,
算不得数了。

钱虽重要,我们也同时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越是身处在狂热追逐金钱的
社会,人们内心深处就越是追求一种有意义、有尊严、有文化、有品位的生活,应
该说这是每个社会人的本能。

扯远了,还是回到门当户对的话题上来吧。说到底门当户对仅仅给男女双方提供了
一个双方比较容易相处、有益于家庭稳固的基础。但婚姻的幸福最重要的还是要有
爱的基础,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最最重要的。

其实门当户对也不是绝对的概念。嫁入一个懂事理、有教养的寻常百姓家,甚至会
比嫁入一些豪门还要幸福得多呢!

历史上有一个古老而凄美的“门当户对”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今天讲起来显得那么
不合时宜,却又是那么令人唏嘘不已,故事是这样的:

自明代藏书家范钦在家乡宁波建立了著名藏书楼──天一阁之后,那里的藏书就世
代相传,由范氏子孙共同拥有并共同管理。

天一阁藏书之富享誉海内外。嘉靖年间,宁波一位书香世家的女儿钱绣芸自小聪慧
好学、酷爱诗书,并广泛收藏各种珍奇名书。绣芸姑娘听说范家的天一阁藏书竟多
达七万多余卷时,顿生仰慕之情,渴望一睹天一阁藏书楼的风采。然而天一阁有相
当严苛的藏书禁约,书不出阁,束之高阁。外人根本无法靠近。

于是,走进范家大院,阅尽天一阁的藏书就成了钱姑娘此生最大的梦想。怎么才能
达成自己的心愿呢?这个深锁闺阁的女儿朝思暮想,最终决定以婚姻为纽带嫁进范
家。可以想像在那个婚姻不能自主的年代,一个女孩子需要放下怎样的自尊,鼓起
怎样的勇气才敢开口对父母提出这样的要求。而珍爱女儿的父母竟也破天荒同意了
她的请求,父母甚至请来钱姑娘的舅舅,宁波知府丘铁卿亲自去范家说媒。

就这样,一个藏书之家的公子,一个书香世家的小姐,再加上知府大人亲自做媒,
钱姑娘终于如愿以偿嫁进了范家,嫁给了范氏后裔,天一阁范邦柱。这样的婚姻可
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

在绣芸姑娘顶着红巾走向花轿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是那片夹在天一阁诗书中的
芸香草了。

绣芸嫁入范家最初和最终的目的,是以为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阁看书看芸草了。
可她哪里知道范氏家族严禁妇女登上天一阁,这是祖上传下的不可动摇的规矩。

茫然若失的绣芸姑娘抑郁成疾,可她依然梦想着也许有一天,真有那么一天,那藏
书楼的门会因为她的痴情而悄然打开。这位爱书如命的女子一边哀怨地仰望着近在
咫尺的天一阁,一边在病中一针一线绣了近百幅芸香草的刺绣。绣芸姑娘之所以对
芸草这样情有独钟,因为她知道天一阁的每本书中都夹有这种香草。

芸草夹在书中能杀死书虫,它飘散出的缕缕不绝的香气,更是“书香”一词的由来。
绣芸姑娘别无所求:“此生不得登楼,但愿来生化为芸草,长与书香为伴。”

绣芸姑娘至死都没有读到天一阁上的一本书,她临死前流着泪对丈夫说:“吾之所
以来汝家者,芸草也,芸草既不见,生亦何为?君若怜妾,死葬阁之左近,妾瞑目
矣!”

范家为绣芸姑娘所感动,她葬在了天一阁的近旁。

如今也许很多人会说绣芸姑娘太傻,既有一个好家世,又有一个官舅舅,嫁入豪门
吃香喝辣不好吗?她为什么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内心深处却有着那么执着的文
化渴求?为什么她只想凭借门当户对的婚配,嫁到一个有更多书读的地方呢?书,
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绣芸觉得只有在朗朗读书声中度过的日子才有意义呢?

我常想,如果范家没有那样严苛的家规,绣芸姑娘这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将会给她带
来怎样的幸福啊!如果她可以如愿地饱读诗书,或许她终将学有所成,中国历史上
或许还会多出一位优秀的女诗人或女作家呢。



老话老理(三) 不做媒人三世好


人遇见事儿憋不住就得说出来,写,无非也是想讲理,理在哪儿,讲明白就行了,
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可中国人的道理往往都两说着,南辕北辙,还都能成立。比如说这篇文章的标题我
原想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成全别人的同时也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这样的
写法似乎能传达出一种正能量,传递幸福,分享快乐嘛。遗憾的是,这不是我的本
意,我真正想说的是:好事难做,媒人其实还是不当的好。
如果我还坚持按原标题写,用北京话说那就是“装大尾巴狼”,这没必要,在文字
里我需要保持真诚。
所以我改了标题,现在让我们从这句老话说起,原话是这样的:“不做中,不做保,
不做媒人三世好。”显然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去当中间人、担保人或是媒人。其实
我们一想便知这都是些吃力不讨好、两头受埋怨的差事。
单说说这媒人为什么不能做。
从古至今,媒人作为男女婚嫁的桥梁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常说“千里
姻缘一线牵”,“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重与
友好。
媒人曾经是个正经营生,收费服务,在旧式婚姻中不可或缺。身为媒人,他们不仅
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还要准确地向双方及其父母
反映对方的情况,使之互生好感,让婚嫁成为可能。民间一向有媒人“说破嘴、跑
断腿”一说。从牵线搭桥之日起,媒人就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
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依照老理,媒人往返于两家的过程中双方都有招待媒人的义
务,所谓“媒百餐”,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媒人的款待,同时也可以看出其奔走撮合
之辛苦。
当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媒人还要带男方去相亲、换庚贴、送
彩礼、订婚,择吉日、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可见媒人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如今虽说网络替代了不少传统媒人的角色,可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希望凭借传统
媒人牵线搭桥,靠朋友或家人介绍来认识和了解未来的另一半,觉得这样的方式更
靠谱,毕竟在网络那个虚拟世界里骗子太多。
现代媒人也许是双方的长辈、亲戚,也许是朋友、同事、同学,媒人不是他们的职
业,他们只是在做好事,想成人之美才牵线搭桥,这一切完全是出于一种美好善良
的心愿。
可世上的事好心未必会得好报。说媒这事没说成的不算,说成了的,无非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媒人得到了幸福美满,可从此也就没你媒人什么事儿了,因为中国还有句
老话, “新人进了房,媒人抛过墙”。能做到饮水思源的人毕竟少而又少。
另一种情况是婚后不幸福或不如自己想像中那么幸福,而反过来埋怨媒人的,此时
媒人成了一切不幸的根源。我一女友当年是我给撮合成的,都结婚二十年了,俩人
一闹矛盾,苦大仇深的电话隔着大洋就拽过来了。我能说什么呀,只好低头认罪:
你们谁都占理就我理亏,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当初看走眼了,一失足成全了你们的
千古恨,害你们不能幸福美满过一生,我这罪过大了去了!
这些是婚后的情况。再说婚前,按老理儿男女双方一旦确立了恋爱关系,登记结婚,
就应该双双前去看望媒人,正式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并诚恳地与他们商量婚
姻事宜,介绍婚礼准备情况,并证询他们的意见,以示尊重。在婚礼上,应以贵宾
的礼节招待媒人,请媒人坐主桌,并向亲朋好友介绍,表达感谢之情。在婚后,新
郎新娘至少应前往媒人家中正式道谢一次,而且不能空手而去,其实送什么并不重
要,带上感恩的情意就够了。
可现实中媒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有时候你好心介绍之后,就没了下文,两个
人结婚的消息你还是辗转从别处听来的。还有的到结婚时终于想到你了,请你参加
他们的婚礼。婚礼上按说应该请媒人发言介绍情况吧,你为此兴冲冲准备了好几天
发言稿,结婚那天提着贺礼直奔那主桌去了,却发现主桌上根本没你名字,把你搁
一犄角旮旯,跟几个完全不搭边儿的人坐一块儿不说,对你牵线搭桥这段儿更是黑
不提白不提,当你面儿直接就篡改历史,愣说人家两个是自己大街上认识的,压根
儿就没你什么事!

     你拿自己当根葱,可谁拿你炝锅啊!做了半天媒,人家那边没红包没感恩没尊
重,你这边又买贺礼又搭时间车马费,你说你窝囊不窝囊?啥叫赔本赚吆喝,你今
天算是看明白了。
情况本不该这样。可这会儿你骚不搭眼儿的坐在婚礼的角落里还坐得踏实吗?还是
抬屁股走人吧。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有善良之心的,既然侥幸拥有此心,愿意助人为乐做善事,
就更应该小心善用它,呵护它,全力保护它不受污染。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不能
让过河拆桥的人学会感恩,我们毕竟是凡人,再有道德有休养,也只能做到不计报
酬,不求表扬不求好报。如果还需要我们更上一层楼到达圣人的高度,甘愿做好事
得恶报,别人打左脸还贴上右脸,我以为这就有点变态,成了欠揍,再好的事也不
能做下去了。
现代社会的诡异之处在于,善良的人还是有的,但是大家往往不敢轻易把善良拿出
来用,因为善良脆弱、不堪一击,善门好开、善门难关。所以我们在做善事以前不
得不提醒自己,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懂得何时需要有所不为。不该管的事
不管,管不了的事不管,管与不管的前提和底线是:做善事不能伤害到自己的情感。

所以我觉得老话依然适用:还是“不做媒人三世好”。

      不做媒人没烦恼。


 老话老理(四):给个棒槌别当针(真)

世上有两根棒槌是认不得针(真)的:一是客气话,二是承诺。
先说客气话这根棒槌。不往深里说,能分辨出别人说的哪句是客气话,哪句是掏心
窝子的话,就不易。比如说,我这些年在夏威夷接待过不少朋友和朋友的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咱不亦乐乎,出钱出力责无旁贷。每当我到机场去送行的时候,
对方总会千叮咛万嘱咐:“你回国的时候,可一定要告诉我啊!”要不然就是“国
内有什么事一定找我,千万别客气啊!”
这究竟是客气话,还是掏心窝子话,我一直揣摩不透。单看那语气那表情,让你觉
着真要到时候不去找人家,就跟忘了自家人似的,简直是罪过。可你要到时候真打
电话过去了,那边的口气就不一样了:“我今天想请你吃饭来着,可最近实在太忙
了……”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啊,好像咱打电话过去就为了找顿饭吃似的。其实好容易回
国一趟,和家人相聚的时光比金子都贵重,要不是您当初那客气话儿说得太像真的,
咱怕耽搁了交情,有必要非联络您吗?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啥叫客气话?那是寒暄、搭茬儿用的,就图个不冷场,说完就忘。你这一认了真,
人家准在背后笑话你:瞧这傻帽儿,国外待久了,连句客气话都听不出来了!
我在这方面是有点儿弱智,分不清那句真哪句假,老拿着客气话这棒槌去认针(真)。
可话又说回来,这也不能全赖我,现在的人实在太会装了,看着一个比一个真诚,
实在是真假难辨。
客气话的当上多了,后来再有人邀请我,我就使劲盯着人家眼睛反复追问:“你不
是在跟我说客气话吧?我这人可实诚,听不出来啊。”可人家一个个都跟受过特务
训练似的,别说从眼睛里看不出真假,就算上了老虎凳也不会从实招来啊!你可曾
听谁认过这账:“我说的都是客气话,谁当真谁傻帽儿。” 没有吧?我问得越执着,
越令人咬牙切齿呢,非逼他把谎编圆了不可!
假作真来真亦假,这以后辨别不清的我一概婉拒。客气话这跟棒槌就是当不得个针
(真)使。
其实客气话要跟诺言比起来,也还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何为诺言?诺言首先是一种约定。年轻的时候,我读过一首诗叫《生命之约》,汪
国真写的,至今还能背下来。虽然他诗中表达的是关乎生命的重大约定,但我从一
开始就把它解读成了守诺的誓言:
“如果到了约定的时候
我还没有来
那一定是出了,人祸天灾
房屋被夷为平地
桑田变为沧海
所有必经的道路全被堵塞
……”
还记得当年的朋友中,有位叫王鲁豫的,为这首诗配写下这样的赏析文字:
“我只想赴约,即使天塌地陷,桑田沧海,裂断了所有的路……
我只想赴约,就算我再也无力跨过死亡的障碍,梦里,我也一定会来!”
这才是千金之诺!
诚信二字原本就应该是做人的原则及本分。高贵的人从来都是守信用的,因为他们
尊重他人,也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他的自尊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大家在一起交往、做事,要么不答应,答应了就要履约,中途变故必须声明、收回
承诺,该认罚就得认罚,否则这义务便不可解除──这便是诺言。
仔细想想,那些曾经引起自己不满的和你让别人不满的事儿,大致冲突点都在轻诺
而寡信上面,有时一件小事甚至可以引发出极大的愤怒。
显然,遵守诺言是一切契约的基础,是一种道德约束和避免冲突的手段。它虽然不
像法律条文、买卖合同那么清楚,但谁要食言,就是一种犯规,对方立刻就有反应,
就算不说出来,也会心知肚明。谁也不是傻子。一个许诺三年没兑现,谁都看得出
来那是你压根儿就没想履约。
如果一个人铁了心要食言,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话,就算把他说过的话刻在脑门
上也没用。敢于食言者,绝不是记性不好,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权衡,自认为违
约比履约更划算,才会执意这样去做。
言而无信的人有两类,一类是出于本性、本能。公然许诺公然爽约是家常便饭,绝
无罪恶感可言,被人指责后,还会冒出一种怨恨:怎么着?我欠你的?
另一类则是一边抱怨别人不守信,一边自己也变得言而无信起来。他们的理由是:
不是我不想当好人,是当不成。既然别人不守信,我也不用守。守信当好人那是圣
人的事,身体力行太累。我只要不当那最坏的就行了。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当一个社会里人们都不去比好而去比坏的时候,整个社会就变
成了一条被彻底污染的河,这样的河里到哪里去找一条干净的鱼呢?
理想社会,人人以诚信为本,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一旦违背,就意味着失去了
信誉,再没人带你玩儿!
可如今诚信二字早已湮没在无休无止的为名为利的风雨烟尘中。情愿守信者凤毛麟
角。以前我总以为中国人的善良和守信对内不对外,甭管大环境多乱,至少在小圈
子、熟人朋友之间还是可以彼此信赖,遵守诺言的。可现在我却发现即便是在朋友
这个很密切的小圈子里,言而无信也逐渐盛行起来,连朋友的承诺也不能信了,这
世道!真不知道今后还能信些什么。
好在生活中的大量违约失信,并不一定会带来实在的损害,带给对方的仅仅是情感
挫伤而已,然而承诺已然变为一根不能当真的棒槌,这还是让人甚感悲凉。
可信的只有这千年的老话老理:“给个棒槌你别当针(真)!”
失信违约之人说到底是利益驱使的,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可还有句老话不知他们
听到过没有:“占多大便宜现多大眼”。

老话老理(五):沉默是金

 面对吵嚷的世界,沉默,是一种美。
在高朋满座的喧闹中,我将目光投向沉默者,在他们中间寻找心气相通之人。经验
告诉我,那些慷慨激昂,动辄就想说倒一大片,在语言上不懂得自律及掌握分寸者,
多半靠不住。
关于人生的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沉默中冥想,摒弃虚荣与狭隘,
“冗繁削去留清瘦”之后,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相对于人的丰富内心及修养,
语言总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人不能过分依赖于语言。
事做到什么程度,话说到什么程度,是个分寸问题,在许多场合,人们按自己的价
值观与生活准则来评价是非对错,努力自圆其说,听起来满像那么回事。其实语言
上解释通了,事实上却未必行得通。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根蜡烛,燃过即完,而言语又靠不住,那么我们节约人生何不从
节约语言开始呢?还是言简意赅、能省则省的好。
沉默是金,是风雨人生的凝聚。是一种超然与洒脱的姿态。聚散得失归去来,淡然
处之,无需言语便已释然。
沉默是金,是想像和情感录制的“画外音”,它的留白多,诗意就多。新月如钩的
傍晚,一个人在无声的落叶中静走,此时,沉默是一片爱意,一种超然。
沉默是金。跟知己朋友的交流中,有时短暂的沉默,远胜于连绵不绝的谈话,这是
一种“无言之美”。对于朋友的倾诉与隐衷,也要懂得适时保守沉默,不可随意支
招儿,更不可向别人传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少关心别人的隐私,
多求一份安宁。祸从口出,说多了,就不定捅什么篓子。
 沉默是安全的防御策略,面对陌生的相遇,话,能少则少。与其做肤浅、不着四六
的交流,就不如保持沉默。因为陌生,不必互报姓名,互留地址。因为陌生,更不
必通报彼此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点点头就算告别,还是各自赶路吧。
沉默本身就是一种了结。对于有些关系、有些情感,人们总是那么徒然地想听到一
个听上去合理的解释,宁可相信自己的耳朵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的感觉。就算
最终得到了言语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否可信?若干年前说不清的事现在依然会辩不
明。不如欠人的,心中留下一份歉意,更加善待身旁的亲人;欠你的,以平常心处
之,一笑了之。
时光难以倒转,往事最好尘封。
沉默是一种处事哲学。不知你是否见过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沉默的男人低垂着头,
一点声响也没有,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则不停地哭诉、抱怨着。那个男人看似麻木,
窝囊,其实是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有经验的人一眼便知:在这个关系中占优
势的实际是那个男的。
沉默不是懦弱无能,不是息事宁人,而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常常出奇制胜。
沉默的一方通常被认为隐忍大度,姿态上先占了上风。它实际是一种强交流,暗示
对方我的主意已定,难以拒绝,难以更改。所以那些看起来木讷少言、愚钝的人以
沉默来挫败那些看上去比他们聪明、伶牙俐齿的人。
说话原本就是一件挺费神的事,话多了,语言还会失去价值,真是得不偿失。赢了
面子就输了里子,硬着路的代价往往比较惨痛。
没路的地方不如绕着走,硬趟出一条路来干什么呢?
沉默还是一种养生之道。世上最好的养生就是“勿与人争曲直”。生活总是爱给那
些喜欢争辩的人添是非。因为他希望解决一个问题的心太强烈了,结果越解释越解
释不清,同时还制造出了新问题。
宋黄庭坚著名的“养生之四印”为:“忍”、“默”、“平”、“直”。忍,是不
发怒,不冲动;默,是少关心、少开口;平,是心气平和;直,是为人不亏心。
有句俗话“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万事不由人,天不变道亦不变。说不说
其实都一样。
沉默是金。但看落花,不言是非。






 

 

 




首页HOME目录